美术学院2019-2020春学期延期返校在线教学
工作简报
(第4期)
美术学院教务科 2020年5月15日
本周,根据学校相关部门的安排和部署,我院顺利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毕业生重修学生返校工作。现将我院本周在线教学相关数据及在线教学运行情况的工作简报汇报如下:
一、在线教学相关数据
美术学院在线开课门数25门,在线开课门次数44班次。学院在线开课教师数16人,在线开课教师人次数30人次。
二、在线教学组织情况
线上课程照常运行;严格按照教务网课抽查的情况上报网课检查支撑材料;各系逐步完成了毕业生实习关于疫情题材材料收档工作,教务科陆续完成实习成绩录入;转发各公共学院关于毕业生重修情况的通知,逐个完成毕业生重修成绩的录入。
三、在线教学先进经验
本周我院推荐的优秀网课老师是民间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潘淘洁老师。
潘淘洁老师,致力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统手工技艺的整理、研究工作,并结合教学实践,将研究成果融合应用到各类现代设计中,主要承担传统纤维艺术的多元化应用、传统印染与现代设计、传统纹样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著有《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水族卷》、《水族刺绣》等著作,研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多项。
本学期,潘老师承担了两门课程的线上教学,分别是18级产品设计专业民间班的《印染工艺》及17级产品设计专业民间班的《中国传统纹样史》。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对从未接触过这种教学形式的潘老师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和挑战。
《中国传统纹样史》相对而言理论性较强,线上教学影响并不太大,授课的主要方式是微信群里ppt截图加语音讲解,重点部分打字强调。没有选择直播授课,是考虑到有些同学的网络并不稳定流畅,网络画面清晰度不够,不适合靠图说话的纹样史,另外,微信群里图片+语音文字讲解的方式很方便学生回顾复习。
刚开始网授有点手忙脚乱,习惯后发现这种模式的优势也很明显,首先是摆脱了面对面的压迫感,学生发言、回答问题积极了很多,一些腼腆的孩子也活泼起来;其次,有些即时问题的辅助资料,随手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后共享,比如讲到宋代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关系时,同学们有点懵,潘老师立刻在百度里找一张中国历史年表发到群里,顿时就清晰了;讲到当下传统文化创意发展的情况,立马可以丢出一个“2019年度文创盘点:‘封神’榜级别的创意是怎样的?”公众号文章链接,以丰富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延伸自学的主动性。


而《印染工艺》这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线上教学的难度要大一些,受工具材料的限制,很多工序学生没法在家里完成,因此课程安排中削减了实操环节比重,增加历史文化内容和优秀作品赏析等,同时,本班不少同学家处少数民族地区,潘老师便借此机会鼓励他们探访当地的印染传统文化并与大家分享,相较传统常规教学,这种体验也很独特。
线上教学也让教师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很多孩子要承担家庭责任,下田干活、照顾弟妹、摆摊送货……尽管繁忙还是认真学习,偶尔耽误的课程可以随时回看聊天记录,这也是线上教学的优势之一。这段特殊时期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以后可以融入传统教学中,相互补充,以期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