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学术交流
 动态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讲座圆满结束 | 水书文化与水族历史讲座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交流座谈会
2024-04-24 12:07   审核人:

 图片


主  讲  人 | 潘朝霖

学术主持 | 潘淘洁
讲座时间 | 2024年4月19日 14:00

2024年4月20日 09:00

讲座地点 |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B区006
主办单位 |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图片


2024年4月19日下午和20日,“预见民美”系列讲座第二十七期在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举办,学院有幸邀请到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贵州省文史馆馆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原副会长、贵州省水家学会原副会长潘朝霖先生为大家做《水书文化与水族历史》主题演讲。19号上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书记王子源博导,率领师生一行8人莅临贵州民大,与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教师和研究生们进行交流座谈,并全程参与了此次讲座交流。

图片


        水书是贵州特色文化,是祖国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国家层面给水书三个命名:“水书文献”、“水书习俗”、“水文”,2006年“水书习俗”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讲座开端,潘朝霖先生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水书发展状况。中国社科院·中国殷商文化学会2018年在河南睢县成立“水族文化研究委员会”;2023年在睢县建立“甲骨文、水书研习基地”,王震中院士实地考察落实情况。此举表明国家对水书文化研究十分重视。


图片 


     2024年刚刚出版的《贵州文库》水书6卷本,收录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68卷本。其导读云:“水书是用水族文字书写,用水语释读,记录水族天文历法、信仰文化、民间知识的典籍”。国家民委修订版《中国少数民族》载:“水族发祥于中原睢水流域……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孓遗。”水书是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它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不仅是解读水族历史的重要典籍,而且是“中原礼失求于诸野”,拾掇中原早已烟没的一些古文化信息。这种现象,犹如中原和服等诸多文化在日本活态传承,而其诞生的母地却早已消亡状况相似。  


图片


        清代,西南大儒莫友芝先生,婉拒曾国藩、李鸿章举荐于朝,潜心研究学问。咸丰十年(1860)在北京发表水书研究成果,39年之后的1899年甲骨文问世。莫友芝云:“水书初本皆从竹简过录”,是“先秦最简古文也”。水书“声读迥与今异而多合古音。”由于水书是用水文字书写,用水语释读,保留着中原文字、语言、文化的大量信息,成为研究古文字的世界活态范例。中国民族报曾在头版头条刊载《水书源头可溯至夏代》文章。我们对水书文化的研究,实际就是深度解读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本源问题,意义深远而厚重。

      水书早期竹签抄本,甲骨文的笔意十分明显。从事美术研究的学者,主要是从字形的来源、来历、结构、演变等进行研究。水书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征,存在着大量原始笔画---如圆圈、多点、波浪、弧形、三角形等构成的字符。水书有大量的原始笔画字符,就为美术设计、艺术造型等提供了丰富的原生态资源,提供了很多灵感元素。水书书法就是水书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贵州民族大学十分重视水书书法的创作,由韦宗林教授领衔创作的350米展线的“水书书法长卷”,成为中国民族文字书法的杰出成果。


图片

        此外,潘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水书与原始文字的共通之处、水族刺绣里面的图案与水书的渊源、水族青铜文化、水书的抢救保护工作等内容,并展示大量水书在生活中的运用的案例,在开阔同学们视野的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地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设计灵感。

图片

       最后,潘老师呼吁我们保护和传承水书文化遗产,应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瞩望的那样,“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们要守护好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并积极鼓励美术学院师生基于本专业特色,参与到水书的传承与创新活动中来,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9 School of Fine Arts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